口述/黃顯註老師
整理編輯/CCHR公民人權協會
我是一位資歷有17年特殊教育經驗的老師。從事特教以來,對自閉症特別有興趣研究,以下分享我教學的心路歷程,以及自閉兒的教養良方:
發心當特教老師
我在從事特教之前,已當了8年幼教老師。當時觀察到很少有老師選擇特教領域,缺乏師資,而我最擔心的是,弱勢的孩子沒有人重視他們,他們沒有未來和希望。我真心想幫助這些孩子們逆轉這個劣勢,所以覺得自己應該從事特教老師這一行。
當我在讀師院的時候,有修特教的學分。這個領域讓我學會觀察,要非常敏銳地去覺察孩子的行為和狀況。我進入特殊教育非常有意願和想法,而且教育現場必須面對孩子很多的狀況,所以教育局長期針對特教老師舉辦的受訓課程,我都會去參加。
另外,特教老師比一般的老師來得辛苦,除了教書以外,還要觀察學生行為做記錄,與導師要密切溝通和協調,給予學生最有利的學習,讓他們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也要能夠融入普通班的作息。特教老師在一天工作之後,在特教通報網線上寫出,在那一天去到那一所學校,把學生帶到那一間教室上課,上過什麼樣課程;或是和導師協同教學,這些都要做記錄,教育部人員隨時會去登入檢查。
家長是孩子改變的捷徑
我的經驗是,若想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,不論是否是身障的孩子,都應從家裡開始。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狀況,讓孩子學習到的東西,可以隨時運用出來。我得告訴班上的導師和家長,我所觀察到的孩子的情況,盡我最大努力,在有限時間裡,讓孩子改變。而從家長身上著手,則是改變的捷徑。
自閉兒和一般的孩子是一樣可以訓練的。尤其是做家事,只要他做得來,家長就該讓他做。家中的任何事情,都可以執行,做事沒有所謂的特別孩子,也沒有所謂的障礙孩子,都一視同仁。但是家長引導的方式很重要,尤其在引導的口氣需要緩和,讓孩子很願意學習,很樂意去做,就可以達成我們身旁照顧的目標了,記得要放手,孩子會做得開心快樂。
家長觀察孩子能夠勝任的事是什麼?不論他是否是身心障礙的孩子,找出孩子能做的事,並注重細節的教導。例如:擦桌子拿抹布到水龍頭沾濕和擰乾的力道如何;要擦桌子之前打開抹布,雙手放在抹布中間是要從前後、左右擦要有順序。習慣一旦養成,往後孩子就會做對。抹布髒了要換水搓揉洗,水量適中不要太大,不然會把衣服弄濕。要開始執行這些動作之前,先問孩子怎麼做?孩子會回答問題,孩子說得出來的步驟,就要按照他說的方式來確實執行,孩子會非常有意願做,讓孩子學習到開心面對,之後就學習非常有成就感。
我教的學生是輕度身心障礙的孩子,一位老師要巡迴到有5~8個學校,輔導那些從普通班抽離出來的孩子。依據特教法,稱作:巡迴輔導班。幫這些孩子上課通常是一對一、一對二、或一對三,我們教的學生不會很多,性質相似會配對在同一組上課。
我的學生包括天賦極高的資優生,或被壓抑貶低的孩子,甚至唐氏症的孩子,各種障礙的類別,都在我教學的範圍內。身為特殊教育老師的我們,要比一般普通班的老師還要提高觀察力跟敏銳度。我學習過教導方式,自己仍要不斷地演練。經驗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,所以我才能覺察到孩子的一些狀況,才有辦法針對這個學生對症下藥,找到解決辦法。
不用藥物的自閉兒教養良方
從事特殊教育以來,我對自閉症特別有興趣研究。在此歸納出一些不需動用醫療資源,卻能成功教養自閉兒的良方,希望分享出來,能幫助到正在為自閉兒頭痛的家長和老師。
家長需要先請轉念,勿要先舉白旗。根據自閉症的文獻記載,小孩子在10歲以前如果沒有語言(俗稱:不說話),有可能終身不會任何語言出現了。自閉症的孩子從小,父母親其實是不知道如何照顧和教育他們;因為父母總是到了孩子三歲,發現孩子總是沒有言語,才去診斷出來。診斷出來後,父母親就先舉起白旗投降!這樣的孩子在家裡,做事有的會按照父母親的指令執行;但是有的喜歡躲在自己的世界裡,每天過著不安心的日子;聽到外界聲音較大,無法忍受就會發狂例如:歇斯底里躲起來或狂叫或大聲哭泣!因此父母親不知如何教育類似這樣的孩子, 乾脆就舉白旗投降了。
其實自閉症的孩子也需要去瞭解他。孩子沒有語言,無視於他人的存在,直接用自己的方式就行動,搞破壞讓周遭的人無法承受所,換來只有被罵和羞辱,因為外界不瞭解,孩子的這些奇怪動作,代表著什麼。面對無法理解他的環境,所以孩子寧願躲在很幼小的軀殼裡,不與外界溝通,當成一種自我保護。
自閉的孩子,他們的世界是無聲的,會用奇特方式來表達。孩子會有些特殊的狀況發生,你會看到孩子常常處在尖叫、不安、害怕、恐懼中、或是自殘傷害自己的身體等狀況。
在此提供幾個不用藥的自閉兒教養良方:
- 先瞭解孩子的動作,讓孩子有意願和溝通對象聚焦注視,或做肢體的表達。與自閉兒相處就是用平常心和他多做溝通,取得對方的信任,相對會有回應。
- 日常生活的圖卡,讓孩子願意和陪伴者溝通。例如:圖卡有3種a.喝水b.上廁所c.拿衛生紙擦鼻涕。慢慢要讓孩子說出來那個動作,直到孩子願意說話。
- 只要孩子有做出來,或說出來,都要示意,通知孩子,我們有收到他的溝通。
- 訓練孩子做事不要讓孩子沒事做。因為做動作需要思考,說話也得思考,養成孩子主動做事的能力。例如,吃飯前擺碗筷或飯後擦桌椅或洗碗筷都要訓練。每次一個動作要完成後,才往下一個進行。與孩子相處,每當做出一個動作,都要說出來,而且要讓孩子複製說過的話。所以孩子就願意和你一起學習,而且會把焦點放到你身上。當他做對了一件事,就要說出讚美的話,肯定孩子,讓他聽到,孩子就會很有成就感。
- 每天要固定運動,例如動靜的動作要交叉引導,指導完之後讓孩子複製一次,反覆練習,孩子就會記得,要有耐性陪伴和引導。
用精神科藥物的自閉兒更難溝通
有個孩子常常會尖叫!例如,聽到剎車聲,他就突然大叫,然後躲起來。這個孩子當時在服用精神科藥物,碰到他對一些人事物害怕受不了時,他就會吃精神科的藥。他會常常發抖,處在不安的狀態下。家長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處理孩子的狀況,也從來沒有真正想過要了解這個孩子。只聽到醫生的建議,就開始讓孩子用藥了。因為家裡沒有人去了解自閉症的孩子狀況。
家長無法面對,我的心裡是不太舒坦的,我直接對那個家長說:「用藥讓孩子吃,就有辦法控制他嗎?」家長回答我:「最起碼可以穩住孩子的狀況。」為了這個方便性,沒有人在看副作用。藥物只治標,不治本,這真的很可惜。這個孩子花了我兩三倍的力氣教導,然而進展卻非常有限,緩慢。
相反的,沒有吃藥,而照著上述五點自閉兒教養方式,則容易看到進步。成功案例分享:有一位自閉症的孩子,當時是一位我剛接到的新個案。一見到我要上課,他就哭!當我說服家長離開現場,他沒輒了,就不再哭。運用上述五點教養方式,那孩子跟我上了一個月的,慢慢有言語出來。到了一個學期過後,就會開始說出一句話,例如我要上廁所。每次當他說出來,我就對他擊掌,孩子就會很有成就感。反覆做,孩子越做越有信心。在一個學期結束後,家長說:是老師厲害,有辦法把他的孩子教到會說話。
依據實際經驗,用精神科藥物的自閉兒,其實反而更難恢復溝通;沒用藥的,會比較快速開啟他的心房。訓練自閉兒、過動兒、情緒障礙孩子、學習障礙孩子,都是以平常心來相處。只要讓他們打開心房,願意接納身旁照顧的人,相信孩子就會得到安全感。
所以最後,我還是要提醒一件事:在引導自閉兒的部分,只要大人口氣緩和,師長或家長願意接納這樣孩子,需要有耐心的等待,孩子會愈來愈好相處的。只要越瞭解這些孩子獨特的溝通方式,孩子就越容易學習。心中有愛的大人,才是治癒孩子心靈的最好良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