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頁面匯集醫療,教育,家長,社會等各界人士,提供相關資訊探討心理健康議題。 提供那些財力雄厚的精神科及製藥界不希望大眾看到或知道的訊息。
所以真正的問題是:人們是否有權獲得下列所有的相關資訊?
(A) 自不偏頗、沒有矛盾的醫療評估得知藥物和/或治療的風險
(B) 用來開藥之診斷的醫學正當性
(C) 所有不用藥物的治療選擇(基本的知情同意權)
(D) 有權拒絕任何被視為有害的治療。
~所引用之個人言論,不代表本協會立場~
有話要說—全民大餵藥
文/陳宜珊 藥師
我是藥師,在藥學教育的養成下,我知道藥就是毒。我不隨便給自己及家人吃藥,即使只是顆人們習以常的止痛藥。 藥,應該只在確實的診 斷及檢驗後,針對適應症給予短期治療,之後,就該停藥。發現根本原因,給予適當的衛教與飲食建議,才是健康之道。然而,許多精神科藥物的問市,卻反其道而行。服藥者未經過確實的病理檢驗數據,不用測腦中的血清素,你只要告訴醫生,睡不著、覺得煩、懶得動、生活沒目標,就有機會吃到藥。文章刊登處:中國時報
閱讀更多內容 >>
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
文/陶昌文 醫師
我是一位麻醉科醫師,我協助外科治療疾病,為了我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健康,我需要了解疾病。
五月十五日,優秀的中天主播史哲維先生自殺身亡;五月十二日台南白河的吳先生、板橋的彭女士自殺身亡。如果他們都沒有吃過抗憂鬱劑,我今天不會寫這篇文章,畢竟真相應該被知曉。文章刊登處:蘋果日報焦點評論
閱讀更多內容 >>
有病的不是孩子
文/楊佳寧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景觀與環境規劃博士
在層層疊疊的反核、抗爭、競選及母親節特賣的新聞報導裡,筆者注意到一則四月二十三日,關於過動兒(ADHD)篩檢的報導。這則被媒體以福利政策角度來報導的新聞,有著新北市對過動兒的關懷,有著精神科過動症門診第一次免費掛號和治療的福利,更有著精神科醫生的警語:「要趁早治療,否則會更糟」。每位住在新北市國小二年級,對學校充滿信任的孩子的小手,必須拿著彌封著並夾帶在聯絡簿的過動兒篩檢表,帶回家,請父母填寫。文章刊登處:蘋果日報即時論壇
閱讀更多內容 >>
ADHD真的是心理疾病嗎?藥商不敢告訴您的事實!
文/陳昭銘 醫師
最近在看一本書,「The Truth about the Drug Companies, How They Deceive U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」 ,作者是Marcia Angell,她是一名非常資深的醫師,七十五歲了,同時也是美國醫界最負盛名、歷史最攸久的《新英格蘭期刊》數十年的總編輯,看遍醫界冷暖。書名直譯為:製藥公司的真相,他們如何欺騙我們,而我們該如何因應。作為一位醫師,每天使用藥物,我們應該是藥商的好朋友。碰到醫師批評藥廠,您一定會覺得很奇怪。文章刊登處:中央網路報
閱讀更多內容 >>
過動兒篩檢是以藥馴服兒童的運動嗎?
文/袁小桐 文化工作者
四月時,驚聞新北市對國小二年級的學生,全面做過動兒評估量表,令身為二個孩子母親的我捏一把冷汗。如今,新的學期開始,新北市衛生局又針對小二導師們進行過動是病態的宣導講座,使我忍不住寫下這篇文章。目前用來「治療」過動症的藥物,都屬於「類安非他命」的中樞神經興奮劑,其在腦部的作用與古柯鹼頪似,每日三餐服用下來,對孩子的影響將遠超過古柯鹼。至於用興奮劑來「治療」過動症,其實只是利用其類似安非他命的副作用來使孩童暫時「精神集中」與「安靜呆滯」而已。文章刊登處:民報
閱讀更多內容 >>
快樂好動是天性不是病
文/王君卉 老師(親子教育專家)
我輔導過許多過動兒,他們是一群天資獨特的孩子,卻因為上課不專心、坐不住、搞叛逆,而開始吃藥。他們『變得過動』,事出必有因,『教育』才是關鍵!天才頑童需要被理解與肯定,也要懂得欣賞他們的『亮點』!蹲下來,用孩子的高度思考,幫助他們先了解狀況,用對方法,而不是攻擊孩子的『缺點』,一昧貼標籤。文章刊登處:蘋果即時論壇
閱讀更多內容 >>
下個會是誰?
文/林哲明 中醫師
在精神科名醫,型男主播,知名藝人相繼自殺後,您是否也嗅出一絲不尋常?找一找背後的共通點,沒錯,他們出事前都服用過抗憂鬱劑和安眠藥。當然也許那是偶然,但看完以下的故事,您也許會跟我一樣,改變一些想法。半年前,一位年輕、月入百萬的髮型設計師,由他的父親領來診所,希望尋求中醫的幫助。他才剛被診斷為精神分裂。經瞭解,該髮型師有長期的睡眠障礙,飽受失眠之苦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一開始他只是喝點酒來助眠。後來,精神科護士女友介紹他吃安眠藥。持續用藥一、兩個月後,設計師在一次的進修講習中,突然情緒爆發,讓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發瘋了。文章刊登處:中央日報網路報 特別頁(十九)
閱讀更多內容 >>
拒貼標籤,讓教育歸教育
文/林慧仙 老師
我是一位美術老師,在職十五年,我指導超過兩千五百位以上的學生。美術的學習是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增加與延伸,在教學的這些年裡,我感受教育生態的變化,孩童的學習問題,更察覺到莫名其妙被貼上過動,注意力缺乏標籤的小孩人數暴增。我一直很喜歡幫助學生處理生活上的問題,我會用方法引導他們的觀察力與專注力,而且不希望他們去吃任何對身體有害的藥物。說實在,我所碰到的兩千五百個孩子,沒有一個需要動用「藥物」來處理學習及同儕相處問題。文章刊登處:蘋果即時論壇
閱讀更多內容 >>
教育不是藥物
文/何雅芳 社工老師
我在台東地區從事教育工作及社工工作將近十一年,這段時間與許多孩子相處、共事。在處理中輟生及關懷學生的輔導工作裡,我看到了許多來源相同的問題。在我服務的近一百五十位個案學生裡,有不少人因為行為偏差,被學校老師建議到身心科(精神科)就診,或是以身心科診斷為由請長期病假,不用到校。這些孩子有暴力行為、無法控制衝動、沒有禮貌、價值觀偏差、自我感覺低落、容易悲傷、隱藏自我、軟弱或易受朋友影響……等等,但追本溯源,與家庭問題脫不了關係。有句話:「種因於家庭,顯現於學校,惡化於社會。」對我而言,這再真實不過。文章刊登處:蘋果論壇
閱讀更多內容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