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動?注意力不集中?原來只是分心!

過動?注意力不集中?

我的大兒子在三丶四年級時,因為在學校曾經跟同學發生肢體衝突,學校老師建議我帶小孩去看兒童身心科。

因為是頭一胎,對於小孩的很多狀況經驗不足,再加上對於過動兒這方面的知識缺乏與不了解的狀況下,最後我們還是選擇聽取專業的建議。

透過朋友的介紹,我們去了某大教學醫院。當時那位醫生小有名氣,在做了兩種測試之後,醫生對我說:「他確實是有點專注力不集中。」

醫生建議吃藥來改善他的專注力。一方面我們不懂過動和專注力不集中是什麼,再者心想:如果可以幫助孩子專心,那當然就接受醫生的建議,所以我們開始讓兒子吃藥治療。

吃藥可以解決問題?

一開始吃藥時孩子跟我反應「有頭暈、不舒服的現象。」問了醫生,醫生說:有些人會有這樣的反應,過一段時間就不會。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沒再聽孩子說有不舒服的現象。

雖然開始吃藥,但對孩子是不是過動兒其實我心裡是存有疑慮的。吃了將近一年的藥,在這過程中我發現孩子真的變安靜了,但是這種狀況不應該是這個年紀的男孩該有的狀況。這個年紀的男孩通常在一起玩就是會打打鬧鬧的,並且活潑開朗的。因此我內心一直有個疑慮:「他是不是應該吃這個藥呢?」

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生會邀請我們去參加醫院辦的過動兒的課程。每個禮拜我都帶著孩子一起去參加。我內心的疑慮:他是不是應該吃這個藥呢?從未停止過。

課程中大部分的活動,都是關於過動兒的,我們每星期都必須分享孩子一週的狀況。藉由這些分享,我開始觀察現場的父母和孩子們,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,我發現那些孩子的狀況非常嚴重。

例如有家長分享,在學校最讓這些父母常擔心的是,孩子會在無預警的狀況下動手打人,或與老師有衝突,做出反常的事情。有個孩子有自閉的狀況,遇到事情,甚至會躲到桌子底下不願意出來。我經常私下跟這些父母聊孩子的狀況,想更進一步的了解過動兒的行為與日常生活狀況。

在這些分享的過程中聽到很多家長說:因為注意力不集中,所以導致孩子功課不好。而且所以我開始觀察兒子的狀況,孩子從國小一年級開始,成績一直都很不錯。雖然不是前三名,也都一直保持前五名或前十名的成績,在學校也不曾無預警的對老師或同學做出反常行為或發生衝突。如果說他注意力不集中,我相信孩子愛玩多少都會。我開始質疑:是不是要還再繼續吃這個藥?

發現吃藥無法解決問題!

我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孩子是唐氏症,因為自己的孩子是個唐氏症,所以她開始進修特教生這方面的的課程。因為她的努力學習,所以把自己的孩子教導得非常優秀。

朋友的孩子,各方面的表現可以說是特教生的模範生。為了幫助自己的孩子,她進修關於過動、遲緩、學習障礙……。現在她已經是這方面的指導老師,幫助許多家裡有特教生的爸媽,該如何去教導家裡的孩子。

有一次這位朋友剛好來家裡作客,我請她看看我的小孩有沒有過動。她問孩子很多問題也跟他聊了一會兒,並且觀察他的行為舉止。他告訴我:「你的小孩沒有過動,只是有點專注力不集中。我覺得很多男生都會有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。」

聽完我朋友的分析,我心想:我的孩子完全沒有這些情況,就只是很輕微的注意力不集中,他為什麼要一直吃這個藥呢?

想到有一本書「浮萍男孩」上寫到,藥的副作用會讓人失去動力,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。我有觀察到,孩子吃藥之後,除了變安靜,也對周圍的事物和人沒有熱情了,變得比較內向。

我想想自己的孩子,他並沒有什麼嚴重行為,為什麼一直要吃藥?萬一這個副作用,吃的越久影響越大,該怎麼辦?我毅然的決定把他吃了一年多的「利他能」停掉。

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樑!

以我的觀點,要判斷一個孩子是不是過動,應該從很多方面去測試,台灣的醫療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完善。孩子是專注意力不集中並不是過動,專注力不集中與過動不能劃上等號,雖然過動會同時有專注力不集中,但是醫生就直接判斷為過動實在太輕率了。直接就開過動的藥給孩子吃了,似乎是非常不妥的。

我的大兒子自從吃藥之後,變得很安靜。停藥之後,還是表現的比過去內向,這讓我很後悔。我真的比較喜歡他原本開朗活潑的模樣。

這種藥一吃就是很多年,這等於是在扼殺孩子的未來與傷害他們的身體,孩子可是國家未來的棟樑。如果真的能夠讓我重新選擇,我一定不會讓孩子吃藥,我相信有更好的解決方法。

(感謝Kelly媽媽分享生命故事。以上言論不代表本會立場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