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,我是一個安眠藥依賴者,很高興現在不是了。而這一切,要從我的壓力說起…… 我是一個家庭主婦,孩子陸續出世後,我的生活重心便自然地放在他們身上。我家老大是個非常好帶、不吵不鬧、會静静的躺在娃娃車裡的寶寶。鄰居甚至會說:「你們家裡不像有小嬰兒耶!都沒聽到嬰兒的哭聲!」當時我也略感奇怪:正常的孩子應該肚子餓了、尿布濕了會哭啊!但我的孩子怎麼很少哭鬧?
老大長大一些後,我慢慢發現她已不像嬰兒期那樣「乖」了。相反地,她有許多堅持,事情若不符合她的標準,不論是感受不夠或者太多,或純粹是不合她意,她就會一直哭,許多狀況都讓我無所適從。例如:有一次我開車載她回到家,把車停入車庫後,因為怕她夾到手,便讓她先下車,我再幫她關車門。下車後,她却一直站在車門前不動,我問她怎麼還站在那裡,並告訴她:「我們上樓吧!」她才說她要自己關車門。我便說:「那媽媽再把車門打開,讓妳自己關。」她卻拒絕了,並站在車門前整整哭了一個小時。
又有一次,是在她兩歲時發生的。當時,我懷了第二胎,感覺有點自顧不暇。那天晚上11點多,是該就寢的時間了,但任憑我跟她好説歹説,她就是不肯睡覺。我們倆就僵持在房門外,我感到很生氣、簡直快瘋了,剛好旁邊是樓梯口,當下真的有種想把她推下去的衝動。
為了解決女兒的教養問題,我看了一些書,發現她有「感覺統合失調」的症狀,我還帶她去上「感覺統合」的課程……
以上便是我走入婚姻後主要的壓力來源,加上經濟重擔,每天我都覺得好累、全身痠痛,便一直沒睡好:每天只能入睡4小時,時間到了,就會自動醒。但在婚前,我是非常好睡的。
後來,我去家附近的家醫科就診,醫生表示我罹患「睡眠障礙」,便開了宜眠安給我,我因而加入「服藥一族」。原本只抱持著吃藥治「病」的想法而已,沒想到就在我吃了二個月的安眠藥之後,某天我看到鄰居時,居然完全想不起他的名字!這時,我才驚覺到:不能再吃安眠藥了!我很自然地把我的「瞬間失憶」和「吃藥」一事做連結,畢竟這是我生活中唯一改變的地方。
我認為吃宜眠安,除了會讓人產生對藥物的依賴,大腦也會被藥物控制而造成空白感,嚴重的話,可能連自己做了什麼事都不記得……
這時,我突然想起曾經在報紙上看過的二則令我印象深刻的社會新聞:
第一則是這樣的:「某個清早,一個店主去自己的店開門時,店主看到有一個人被鐵門壓住,一度以為是鐵捲門壓死人,赫然發現這個人正呼呼大睡,報警後,警察問這個人為什麼會在那裡,他的回答居然是:昨天晚上吃了安眠藥就上床睡覺了,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會在那裡。」
第二則則是:「有一個女人,在睡夢中甦醒後,竟發現自己整個人掛在樓下鄰居家的冷氣口下,而她的手則抓著欄杆!大驚失色的她一直喊救命,才被發現而請雲梯車把她救下來。問她「怎麼會在那裏?」,她的回答是她也不知道,說她前一晚在睡前吃過安眠藥就去睡了,不知道為何醒來時,會掛在那裡?」
除了這二則新聞之外,我也想到我家附近發生的實例:「有一個老人,跟老婆離婚,與孩子的相處也不好,長期服用安眠藥,而他的孫子與他同住。有一次,他的孫子看到他的阿公半夜爬起來看電視、吃泡麵。吃著吃著就把泡麵打翻,電視也沒關,就去睡覺了。隔天,孫子向老人說到他昨晚發生的種種,但老人却說他只是吃了安眠藥就去睡了,對自己做的事毫無印象……」
想想我自己,吃了宜眠安後去睡覺,睡醒後,會頭腦昏沉,有一種被東西蓋住,頭很重的感覺。經過這次「失憶」的經驗,加上憶及上述事例,我知道自己不能一直吃安眠藥了。於是,我開始自行調整:若我在床上躺兩了個小時還睡不著,我才會吃藥;藥量方面,醫生要我吃一顆,我都只吃半顆,甚至三分之一顆。
我就這樣自發性地調整用藥,十年前,我終於下定決心:不再吃安眠藥。我的做法是:試著接受自己睡不著,與失眠和平共處;並調整作息,早點起床;去運動、學瑜珈;或跟朋友去爬山、學習手工藝、中午休息30分鍾……藉由這些方法,我一步步地讓自己脫離安眠藥。現在的我,已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平衡點;加上持續運動與散步,我不再需要吃安眠藥了,每天都可以睡5~6個小時。我的孩子也都健康的長大了。
我想,我的改變關鍵在於:我願意傾聽內心(身體)的聲音。這也讓我現在的生活可以很自在。
2019/11/19(感謝陳惠琪女士分享戒安眠藥經驗。以上言論不代表本會立場)